◆◆关注家学宝,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◆◆
图片来源网络
家学宝主笔团 | 七弦
01最近,9岁女孩的一段视频在网上火了。
图片来源网络
她是吉林延吉的小女孩何玥,穿着小白裙,表情专注而投入,左手钢琴,右手古筝,两只手同时熟练的弹奏着优美的曲子。
图片来源网络
何妈妈说,女儿学古筝已经5年,学钢琴1年,理想是当音乐家。
看完视频,有人惊叹:
“别人家的孩子从未让我失望!”
就连人民日报官微,也对小姑娘的这一“神技”进行了报道。
然而,更多的网友却表示质疑:
“钢琴和古筝都属于非常初级的阶段,1年和5年才这种水平。错音很多,和声几乎全部配错,无论技术和艺术角度都很Low。”
还有不少人,对孩子学艺不专感到担忧,认为孩子应该专注于一种乐器的学习,而不是盲目求新。否则,这样下去,恐怕离音乐家的梦想会越来越远。
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十项全能呢?可时间是有限的,孩子精力也是有限的。
正如乔布斯所说:
“集中和简单一直是我的座右铭,因为简单比复杂更难实现。”
图片来源网络
盲目追求十项全能,到最后极有可能是十项不能。有限的精力,加上垂直而专一的努力,才能化作成功的加速器。
02追求多而美,可能得不偿失
看过一个视频,里面讲到,一个6岁的小孩,每年仅在兴趣班上的花费,就高达6万,学习至深夜更是经常的事。
视频中,妈妈的笑容,有些无奈。
她说,周围有很多孩子都是这样,报了数不清的兴趣班,自己的孩子很普通,虽然不忍心,但也只能让他笨鸟先飞,不然差距只会越来越大,现在的一切,都是希望孩子将来,能过得好。
后来,记者问孩子,“你会不会跟妈妈生气,说这样的安排,导致自己没时间出去玩了?”
孩子回答说:“不懂,忘了。”
短短一句话,饱含着委屈和心酸,看着孩子瘪着嘴巴,眼睛往上翻着,强忍着眼泪的样子,很多网友都说,真是心疼,看着想哭。
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妈妈,忽略了,孩子失去“玩耍”的童年,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。
当我们长大,就再也没有机会,回到那样的心性,可以无拘无束的玩,自由自在的闹。
更重要的是,有研究显示,当孩子睡眠不足,甚至过度疲劳,都会导致精力分散,专注力遭到破坏,最终的学习结果,也是得不偿失的。
图片来源网络
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:
他们找来被试者,写下当前最担心的烦恼。三个星期之后再去追踪调查时,发现原有90%的烦恼完全没有发生。再过了三个星期,又有90%的烦恼不见了。
所以,“你所担心的,90%不会发生”这句话并非只是心灵鸡汤,那些所谓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,说不定也在这90%以内呢。
03尊重成长规律,少一些焦虑
身边有位宝妈,孩子除了从五岁开始学画,没有报过其他的兴趣班。
画画之余,她经常带孩子去公园看花鸟,找蚂蚁,一起手工……让孩子的童年,变得有趣多样。
以至于,在众人眼里,她的孩子不仅气质优雅,还乖巧懂事,有自己的一技之长,更有自己的快乐时光,是圈里公认的“开心果”。
图片来源网络
我们常说,慢慢来,比较快。作为父母,在孩子兴趣技能的培养上,不妨这样做:
1、少一点急于求成,多一点从容不迫。
尹建莉在《最美的教育最简单》里有一个核心观点——儿时不竞争,长大才胜出。
她一直坚持认为,孩子自有其成长规律,她说:
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,而是向内积累。
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,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,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,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……
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。
作为一位平民妈妈,尹建莉坚持尊重孩子的节奏,她的女儿圆圆,热爱古诗词和阅读,从没报过课外补习班。16岁时,圆圆以高出录取分数线22分,考上清华大学。
图片来源网络
正如孟子所说: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。
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花期,尊重孩子成长规律,多一些耐心,让他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。有一天,他们自然会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我们。我们只需放平心态,静待花开。
2、聚焦一两门兴趣,适当推孩子一把。
将孩子的兴趣聚焦,不是剥夺孩子体验的权利,而是让孩子慢慢学会以钻研为乐,以极致为美,逐渐养成坚持到底的品格。
福原爱的妈妈就特别注重在培养孩子兴趣的同时不断为她打气。小爱第一次接触乒乓时,她就注意到了小爱在乒乓球方面的天赋。为了让女儿发挥特长,她一直陪在女儿身边。
比赛失败时,福原爱哭着跑向妈妈,妈妈耐心地给予安慰并打气:“没关系,打起精神,不要哭。”
福原爱练习过程中打球没打好,泪眼汪汪看着妈妈。妈妈根据她倔强不服输的性格采取了激将法:“不要太娇气了,5个球,练还是不练?”
图片来源网络
福原爱听到妈妈的话,不服气地说:“要练,要练!”
妈妈的目的很单纯,就是陪着女儿做感兴趣的事,她说,自己一点也没想以后会怎样,就是每天兴致勃勃地和孩子一起练习。
或许就是因为专注,盯着一门兴趣持续发力,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加以鼓励和引导,福原爱在乒乓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那个不服输的姑娘,最终取得了傲人的成绩。
04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我们身边的天使,他们或许不够完美,却是独一无二。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,尊重孩子的选择,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深耕。
培养孩子的兴趣,不必追求太多,合适孩子就好。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每天进步一点点,长此以往,就是巨大的进步。
图片来源网络
愿每一个孩子,都能把自己的兴趣特长发挥到极致!
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、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,原创图文、音频、视频和测评内容,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。家学宝——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