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翰林院,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,在科举时代,封建文人把入翰林院当作莫 大的荣誉,因而不少现代人认为翰林院就是专门为文化事业所设立的一种机构,这 种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。中国的封建文人,不单单会吟诗作画、舞文弄墨,而且还 是封建官吏的主要来源,是封建政权的支柱,翰林院在政治上曾发挥过极大的作用。 唐代初年就有学士之称,唐太宗李世民做秦王时,就曾招集了十八个饱学之士
??翰林院听上去像个学术机构,实际上是个官署,这个官署可以说在其存在的历代都是清贵之所。翰林院初建于唐代,最有学问者方有资格人中,称作翰林官,简称翰林。翰林刚开始只是作为皇帝顾问,后在皇帝身边待多了,权力也逐渐大起来。安史之乱后,翰林学士作为皇帝信得过的近臣,逐渐开始分割宰相之权,乃至后来的宰相经常从翰林学士中挑选。